首页

日本调教足责

时间:2025-05-28 13:58:18 作者:李强在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浏览量:13511

  新华社吉隆坡5月27日电

在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

(2025年5月27日,吉隆坡)

  尊敬的安瓦尔总理,

  尊敬的萨巴赫王储,

  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吉隆坡同大家相聚。首先,中方对安瓦尔总理提议举办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远见卓识表示高度赞赏,衷心感谢马来西亚政府为举办这次会议所作的积极努力和周到安排。

  中国、东盟、海合会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三方的交流合作穿越了千年。今天,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我们建立起三方峰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堪称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这既是延续历史的足迹,更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如果我们翻开世界地图,比划一下中国、东盟、海合会国家的位置,可以发现正好构成一个大三角。大家都知道,三角形最具稳定性,我们三方通过更为紧密的联接和合作,能够形成资源、制造、市场的有机聚合,造就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和增长极。这无论是对于我们各自的经济繁荣,还是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不断丰富三方合作内涵,努力打造当今时代全球合作发展的典范。

  一是打造跨区域开放的典范。中国、东盟、海合会国家的总人口、经济总量均占全球约四分之一,把三方市场充分联通起来,就能催生更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显著的规模效应。中国同东盟已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期待早日完成同海合会的自贸协定谈判,促进三边贸易水平提升。我们要坚定扩大区域开放,努力把三方地区构建成一个资源、技术、人才等更加高效流通,贸易、投资等更加自由便利的共享大市场,充分释放开放发展的强大效能。

  二是打造跨发展阶段合作的典范。三方国家的发展进程不尽相同,但差异不是合作的障碍,而是可以优势互补。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同东盟、海合会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密切产业分工协作。我们要努力把各自的长板变成大家的长板,同时帮助彼此解决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打造国际产业经济合作的新范式,推动实现各尽所能、效益倍增、利益共享的协同发展。

  三是打造跨文明融合的典范。三方国家有着多彩文明,同时共处亚洲家园,共享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我们要推进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夯实互信基础,在相互理解中有效管控分歧,在智慧碰撞中促进互利合作,探索出一条不同文明包容共进的新路子。中方积极支持安瓦尔总理提出的“儒伊文明对话”倡议,愿同东盟、海合会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凝聚更多和平发展的共识和力量。

  今天我们建立三方合作机制,共同描绘了携手发展的美好愿景,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各方都拿出实际行动,推动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立足三方,我们要齐心协力推进重点合作,实现更有成效的共同发展。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商讨制定三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市场规则、支付体系等对接联通,积极探讨建立区域商业理事会,深入推进经济一体化,不断提升发展的韧性和效率。我们要在拓展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加大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合作,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三方还要顺应民众世代友好的普遍期待,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中方决定面向东南亚国家推出“东盟签证”,为符合条件的商务人员等审发5年多次来华签证,决定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实现对海合会国家免签全覆盖,促进三方人员往来和民心相通。

  放眼全球,我们要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以三方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务实高效的合作,带动国际社会共同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国家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内的沟通和协调,积极捍卫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习近平主席指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一道,充分发挥1+1+1大于3的整体效应,为三方共同发展繁荣注入强大动力。相信在我们的携手努力下,三方合作将不断取得积极成效,为三方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绍兴黄酒情绪消费热 “卖生活方式”成新时尚

(十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实施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大建设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投入水平,创新建设模式和投融资机制,多元筹集建设资金。实施好特别国债高标准农田等建设项目,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年度任务。开展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强化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常态化开展工程设施质量抽测。完善农田建设长效管护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

第四届“第一家园”闽台职工运动交流赛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工业软件关键环节取得多项标志性进展,开源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生态加速完善。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24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

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船政学堂由来与发展脉络的纪录片,《船政学堂》大量挖掘学堂办学及其后世影响的珍贵史料,首次披露国外博物馆珍藏的相关文物,并采访英、法、美、日、德等多国学者,翔实而令人信服地串联起船政学堂的历史脉络全景。直至今日,船政学堂所承载的精神财富,依然值得传承和思考。走进百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让受众真切感知船政学堂对近代中国工业、军事、外交乃至思想、文化、教育等重要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一个熠熠发光的典范。

国资委: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

“未来厨电设计,不但要能解决家庭厨房生活的‘痛点’,让家庭省心省力,还要成为追求生活品位的家庭改善优化厨房生活环境的选择。”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进博之光|“黑科技”照进现实:点亮生命,期待未来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整合优化机构职能,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整合分散在各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